登录
离谱!特朗普下令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,并将强迫国际学生转学!
K

太离谱了!!!以后国际学生没法入学哈佛了吗?!

哈佛硬刚特朗普的新闻有了后续 (之前的新闻在这里

特朗普政府于周四宣布,暂停哈佛大学招收未来国际学生的资格,并要求其现有的国际学生转学以维持合法身份。

这新闻虽然离谱至极,但的确是真的!

图片
图片


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·诺厄姆(Kristi Noem)指示国土安全部工作人员撤销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(SEVP)认证,这项认证允许大学招收外国学生。

国土安全部表示,除了禁止招收未来的国际学生外,“现有的国际学生必须转学以失去其合法身份。”此项撤销决定被称为“支持恐怖主义行为”,最早由《纽约时报》报道。

根据哈佛大学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秋季学期,国际学生占哈佛总注册人数的27%以上。

诺厄姆在社交媒体X上的声明中表示:“本届政府要求哈佛对其校园内滋生暴力、反犹太主义行为以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负责。”

她补充道:“大学招收外国学生并从他们的高学费中获益,帮助自己填充数十亿美元的捐赠基金,这是一种特权,而非权利。哈佛有足够的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。”

“但它拒绝了。”

CNBC已向哈佛大学请求就此举发表评论,当前哈佛正与特朗普政府就校园内反犹太主义问题展开持续的争论。

图片

早在四月,诺厄姆就曾威胁要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。

当时,她警告哈佛大学,若不遵守联邦移民法,其招收外国学生的资格将受到影响。

此外,政府在四月冻结了哈佛大学22亿美元的联邦拨款,几小时后,哈佛大学坚决拒绝了要求取消多元化、公平和包容性项目的要求,并对国际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评估。

哈佛VS特朗普事件回顾

01 哈佛与特朗普政府彻底撕破脸

故事的源头可以追溯到4月11日。
图片

那天,特朗普政府“误发”了一封电邮,向哈佛大学开出一份几乎不可接受的“整改清单”:

  • 全面关闭与多样性、公平和包容(DEI)相关项目;

  • 提交招生与招聘数据接受审查;

  • 就“校园反犹”问题进行彻查;

  • 邀请第三方调查“意识形态偏向”院系;

  • 配合审计、立即报告。

否则,立即断供。

图片

哈佛拒绝让步,一周后就将联邦政府告上了法庭,指其违反了《宪法第一修正案》和《联邦行政程序法》。

02 特朗普政府的回应?加码制裁。

5月13日,美国教育部长Linda McMahon亲自写信,正式通知哈佛:“请不要再申请联邦经费——因为你不会再收到任何一分钱。”

与此同时,白宫的“打击反犹主义特别小组”也公开发布声明,指控哈佛是“反犹、种族歧视与思想灌输的温床”,还甩出了一句极具杀伤力的话:

“哈佛已不配再拿纳税人的钱。”

随后,美国政府宣布再冻结4.5亿美元拨款,并加速对哈佛研究项目的清退。

03 哈佛:对不起,我们不会闭嘴

面对步步紧逼,哈佛的态度从“审慎观察”转向“全面反击”。

图片

本周,哈佛在波士顿联邦法院提交修正诉状,不仅继续控告联邦政府非法冻结科研经费,还追加控诉:

白宫直接干预学术事务,违反大学独立性;

教育部拒绝正常拨款程序,属“政治性制裁”;

来自六个以上联邦机构的“同步打压”,具有明显“组织性”;

白宫“反犹”指控失实,是政治工具而非事实调查。

哈佛特别强调,这些举措将“严重破坏全球各地学生与学者的研究环境”,并“直接威胁美国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底线”。

04 哈佛校长的信:软中带硬,句句回怼

在法律动作之外,哈佛校长Alan M. Garber也在5月13日向教育部长回信,全文近3000字,语言克制却字字不让:

“我们与政府有部分共识,例如打击校园仇恨、鼓励思想多元,但我们反对用行政权力干涉学术治理。”

图片

哈佛大学校长艾伦·加伯(Alan Garber)

他指出,哈佛早已启动反犹对策、提升思想多样性,设立了多个相关学术项目。

但他也强调:

“我们不会出于对不实指控的恐惧,而放弃宪法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。”

最亮眼的一句话或许是这一句:

“哈佛既非共和党,也非民主党;它不是任何意识形态的附庸,也永远不会成为任何政权的传声筒。”

这不是辞令,这是宣誓。

05 特朗普政府为何盯上哈佛?

事实上,哈佛只是特朗普政府与美国大学长期矛盾的一个爆发点。

图片

特朗普一直对“自由派精英教育体系”心怀不满,尤其是以哈佛、耶鲁、哥伦比亚为代表的常春藤盟校。

此次打击被广泛视为一场带有惩罚性质的“文化战争”:

哈佛在加沙冲突问题上未能“站队明确”,遭指“纵容反犹”;

DEI政策被保守派视为“歧视白人和保守派”;

招生政策仍旧纳入“种族考量”,与特朗普政策主张背道而驰;

教师结构左倾、研究方向“政治正确”被认为背叛“中立科研”。

白宫找到了抓手:拨款。

用财政控制来推动政治服从,是最直接也最粗暴的方式。

但也最危险。

因为一旦成功,今天是哈佛,明天可以是任何一所“不听话的大学”。

结语:不是哈佛的战争,是美国大学的保卫战

在外界看来,哈佛“不缺钱”。

53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,听上去确实可以“自负盈亏”。

哈佛大学(Harvar University)的旗帜飘扬在雷曼大厅(Lehman Hall)外。

但别忘了,联邦拨款不仅是钱,更是一种制度认可与学术生态的组成部分。

一旦政府开始用拨款来奖惩“意识形态正确性”,美国大学赖以生存的自由制度将被连根动摇。

哈佛这次没有选择沉默,而是走向法庭。

这场官司,也许打的是4.5亿美元的拨款,但真正争夺的,是谁能决定——什么才是“大学应该有的样子”。

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glxGgpMt4vlcDVNoBRlGw

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看法,不代表 Cryptosquare 立场
相关消息
  • 美股散户的「黑色星期二」:财报与空头夹击之下,妖股与币圈齐跌
  • 为什么美国政府开门比特币才能涨?
  • web3
  • 钱志敏在英国认罪,6.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达493亿元,赃款归谁?
  • 谷歌前CEO:当年李鸿章访美被震了,如今外国人来华被惊了
推荐阅读
recommended Reading
更多
新增岗位
new positions
更多
关于我们
CryptoSquare 是 Web3 从业者一站式求职、学习、交流的平台
我们希望通过链接行业资源,帮助更多用户转行到 Web3 行业
加入我们
公众号
X (Twitter)
Telegram
小红书
隐私协议使用条款Cryptosquare @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